陶笛未来发展之管见

网站编辑: │ 发布时间:2015-11-23 

以下为刘永泰老师的自述文字,转摘自《[]哪里去?研习手册》

 

陶笛未来发展之管见

 

我曾自嘲的说:二十多年前开始学中国笛的时候,被学西乐的人看不起

后来开始吹木笛,又被学中国笛的看不起

现在吹陶笛,竟然又被一些吹木笛的人看不起……

 

难道我是越来越沉沦了吗?

 

其实一点也不!

 

打从去年翰轩公司要我写陶笛教本,我又重拾多年前的旧爱——陶笛。重新了解她、重新吹奏她,经过这些时间以来的观察与学习,陶笛似乎想要在台湾生根、定居;透过网际网络的传播,许多有兴趣的同好学会了自制陶笛的方法,国内有名的制笛师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,各县市自发成立的陶笛合奏团数量惊人,短短几年吹奏人口成长快速,并且在不久前成立了陶笛协会。

 

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,一些吹奏者的眼中,陶笛甚至成了台湾的民俗乐器

 

然回头想想这些年的发展,我们不难发现;虽然在乐器的制作上有了飞快的进步,吹奏人口呈倍数成长,但演奏的内容、方式、教材的系统化与统整、与教育资源的整合、吹奏技术等等,仍有许多进步的空间;最近有几位吹奏陶笛的朋友邀请我为陶笛乐园提供一些协助,我也开始努力的思考到底我能做些什么,俗话说: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;如今我将最近思索的一些想法,藉部落格的一角吐露真言,并期待各位同好提供意见。

 

找回陶笛的音色特质:不同学习背景的吹奏者,总会很自然的为陶笛穿上自己的外衣;所以吹中国笛的,把陶笛吹的像国乐;吹长笛的,把陶笛吹的像管乐;吹木笛的,就把陶笛吹得像古乐。这本无可厚非,与旧经验的连续可以让陶笛的吹奏者少走许多冤枉路,更何况陶笛是个没有历史包袱的乐器,爱怎么吹都可以。然话说回来,陶笛之所以吸引人,是在于她迷人的音色,一种梦幻的、空灵的、轻易打动人心的、质朴的、感染力强的、贴近自然的美妙音色。所以我觉得吹奏陶笛应该从陶笛本身的特质出发,并不是每一首国乐曲、长笛曲、木笛曲都适合陶笛来吹奏,我们必须经过筛选,找出符合陶笛特质与性格的音乐来演奏,可避免张冠李戴、画虎不成。

 

陶笛基础训练教材的系统化:器乐的学习在西方音乐史上发展了数百年,从乐器的改良到各式各样的教学法、学习原理、教本、科学论述等等,尤其在技术上建立了符合绝大多数学习者的规范;具体的说,所有器乐的基本练习不外乎音阶、琶音、半音阶、长音的训练。技术的提升是为了音乐的表现,特别是音乐语言的逻辑,不论在西乐、国乐、民族音乐中都有可依循的线索。在吹奏陶笛的感性表达上,还需要理性的分析,不论是乐句的划分、旋律与节奏的动态,种种音乐上的表达都不能离开音乐本身的意义。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,几乎绝大多数在中国笛或陶笛演奏上有成就的大陆及日本演奏家,都受过西方音乐的洗礼;我的中国笛恩师李镇学过六年长笛、国内笛箫演奏家陈中申老师也随陈澄雄学过长笛、日本陶笛演奏家更有许多是曾经吹过萨克斯风、长笛、木笛的演奏家。陶笛的吹奏需要大量的练习曲,以及用心编写的教本,内容必须在气、指、舌等基本范畴的各项细节都要有详细的规范及教学方法,目前我在编写中的教本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。

 

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曲:今年寒假与好友一起举办的英国大师研习中最大的收获之一,就是为大家推荐了许多与木笛交响化所创作的乐曲。诚如柯林大师告诉我的观念,木笛合奏在音乐史上首见,以史为监,合奏的发展当然要有新的乐曲,找到木笛合奏的特点,并针对他无可取代的特性创作适合的音乐。陶笛又何尝不是如此?吹惯了[口水歌],总觉得我们的陶笛音乐少了什么时候,日本的陶笛音乐充满大量的创作,他们结合了大自然的意象、民族风、或是新世纪音乐的元素,表现出陶笛的特质;而且演奏家林立,百家争鸣、各擅胜场,真的教我们不哈日也难。何况还有颇具规模的隗笛制造商,根据不同功能所设计的独奏用、合奏用、重气量、轻气量等形形色色可供选择的陶笛,比起国内有些为发稳固自己的地盘而排挤他人等诸多覆面的、会影响发展的不当情形,实在不可同日而语。所以陶笛的发展如果要在质与量上头再提升,需要更多人才投入,特别是请作曲家为陶笛创作新曲,并从作品的内涵及深度的更精致化来建立新的标竿。

 

陶笛多元演奏形式的再进化:陶笛的演奏不外乎独奏、重奏与合奏;独奏的形式应逐渐跃升为现场伴奏或室内乐的形态,不要再用卡拉了!演奏当下有许多细节是会改变的;对音乐进一步理解、演奏当下的氛围、观众的互动等等的许多因素都会让每一次的演奏有些不一样,况且名之为伴奏的卡拉,事实上成为演奏者不得不配合的固定模式,这到底是谁帮谁伴奏呀?至于重奏及合奏的形式则可以借重其他领域有经验的人士协助;合奏可以满足一群人共同完成及在音响上[享受]的感觉,所以有更多音乐上的原则是必须掌握的,例如理想的和声效果、声部平衡、乐曲诠释等,如果人数或演奏的声部增加,就必须要有一位指挥在音乐进行的时候带领音乐的走向,掌握全局。目前陶笛合奏的可用资源较缺乏,改编合唱或木笛的合奏曲是个不错的选择,但仍需注意筛选,若一味的移植,没有考量乐曲的适用性,也是不恰当的。再者,营造陶笛演奏的活泼气氛固然很好,但看过几场陶笛的演奏,左摇右晃的肢体律动显然对音乐语言的不够理解,几句像语言有长短,肢体律动必须配合音乐的表情自然流露,方可成为音乐的一部份,否则一旦脱勾,除了视觉上的[表演],音乐本身就没有意义了。作为声音艺术的音乐毕竟是用来[]的,不是吗?

 

木笛在台湾发展了三十年,好不容易有今日的荣景。回顾这些年来的过程,整合国内外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事,这当中有许多值得陶笛借鉴的宝贵经验,留待日后大家慢慢发掘吧!